上个月,在浙江上风高科专用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风高科”)的科技节上,坐着花轿亮相的8款风机风阀新产品成为最大焦点,中科院院士朱位秋也在现场亲自为这8款新品助威背书。据了解,这些风机风阀新产品以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的技术优势,将在轨道交通、核电及工业等多个领域率先刮起高效节能的清新之风。
上风科技节一年一办,到今年已是第三届,新品展示也日益成为其中的一项重头戏。一家有着40余年风机制造史的“老”公司,如何保持年年出新品,而且是多点开花的大丰收?成立于2015年的上风高科院士专家工作站,或许能揭开其中的奥秘。
院士加盟,放大产学研优势
“工作站建成之后,我们的朱位秋院士团队非常尽责,基本上一月一次跑公司,要么培训技术人员,要么带队解决技术难题。”据上风高科相关负责人介绍,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建立,不仅延续了上风高科长久坚持的产学研路子,而且将这一优势愈加放大。
据了解,上风高科的最初问世,就始于产学研的雏形。1974年,上海交通大学高级工程师任世瑶回上浦老家养病,正挖空心思找项目的徐灿根(也就是日后上风高科的创始人),上门拜访寻求点拨。很快,上虞第一台自行设计制造的冷却塔风机横空出世。
多年来,上风高科不仅“孵化”了上虞“风机板块”,也在产学研的这条路上越走越宽,从过去单一引进技术人才,引进技术项目,到如今主动向高校、科研院校伸出橄榄枝,开展项目合作,分析检测、人才培养、成果落地。
“朱位秋院士背后,是一整个浙江大流体力学专业的科研技术力量,代表了国内乃至国际的专业前沿,是公司实现稳步快速发展的重要后盾。”上风高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与这一团队的接触始于2014年初,当时上风高科正着手筹备省级企业研究院,得于双方的默契合作,取得了不少重要成果,使公司更有意愿向更深层次合作迈进,所以之后又建起院士专家工作站,“指向更明确,目标也更清晰”。
多点开花,持续领跑风机行业
“这项面向轨道交通的全生命周期监测诊断系统,技术人员足不出户,也能通过各项参数的日常检测,预见可能出现的隐患,并及时提供远程干预。”据公司技术部经理徐建锋介绍,该系统日前已经过专家组鉴定,一致认定为“国际先进”。这项始于2016年初的科研项目,正是公司科研团队与院士专家工作站通力合作的成果。而随着这项高能系统的投入应用,也代表着上风高科在驾驭互联网技术方面迈出了关键性一步。
同时,公司近年来开发的一系列具有明显节能降噪表现的风机产品也日益成为轨道交通的新宠。截至2016年底,上风高科已先后承接了北上广深等多个大中城市共70多个轨道交通的风机项目。
不仅如此,院士专家工作站也让公司在核电领域的高歌猛进如虎添翼。凭借国际领先的技术水平,上风高科核电风机成功实现进口替代,不仅结束了长期徘徊于核电外围基础性通风设备的供应史,全面进入核心核岛的核级风机史,并稳稳占据着较大市场份额。
尤值一提的是,在以往由大型国字号风机企业包揽的工业环保领域,上风高科也以优异的风机系统节能改造技术不断开疆拓土,成为该领域一股不可忽视的新锐力量。截至目前,公司参与的石化、炼钢厂及垃圾焚烧等工程项目已达10余个。
多元合作,打造企业科研后备军团
记者了解到,今年科技节的激动人心之处,除了8款风机风阀新品的高调亮相,还有12名新晋科技精英和2名技术贡献奖获得者的揭晓。“他们当中以高学历年轻人居多,都是从公司内部一步步成长成熟起来的。他们的不断涌现,也一步步壮大着上风高科的科研后备军团。”据徐建锋介绍,这些年,公司为了进一步加强科研力量,在招聘中加大了研究生的比重,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就出自院士团队的引荐。
据了解,上风高科目前平均每年会承担2-3个省级以上科研项目,另外还有20余项公司内部的新产品开发和老产品技改项目。这个数量和频率,无论是对科研人才的需求,还是对科研力量的要求,都是相当大的。
两年多来,公司也逐步摸索出与工作站的多种合作模式,包括发挥所长共同开展难题攻关,安排科研骨干做院士专家助手,举办院士专家讲座等方式,为企业获取前沿技术,培养人才,做好后续研发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另外当公司制定重大战略性规划时,院士团队高屋建瓴的分析和阐述也会进一步打开公司团队的思路和视野。
“建站时间不长,但工作站实打实的工作作风和科研成果,有目共睹。”徐建锋告诉记者,在2016年度绍兴地区企业院士工作站评比中,上风高科一举夺得了上虞区唯一一个优秀名额。